答: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观是动力观的延伸,是对心理动力观的动态描述。
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 口欲期(0-1岁左右)
2. 肛欲期(1-3岁)
3. 生殖器期(3-5岁)
4. 潜伏期(5-12岁)
5. 生殖期(12岁以后)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年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资料拓展
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重要基石是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说。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Libido),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或内驱力。弗洛伊德把 “性”或“性欲”解释成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快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的本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也叫作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性心理期发展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此区域被称为性感区。据此,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并且他认为,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天津心理辅导。
1. 口唇期(oral stage):0-1岁
弗洛伊德又将口唇期分为两期:前一时期是0~6个月;第二时期是6~12个月。
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诸如吸吮、咬、吞咽等,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以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嘴巴几乎是他们的整个世界。主要表现如,以吸取母乳来得到口唇的快感,或是婴孩拿到什么东西就咬。
弗洛伊德后的精神分析主要是“客体关系心理学” 。 其理论非常注重研究自体和客体关系,所谓自体和客体,通俗来说,自体就是自己和自己;客体就是指向的任意外部世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泛指一切外部世界。
从出生到6个月,婴儿的世界是“无对象的”,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仅仅是渴望得到快乐、舒适的感觉,而没有认识到其他人对他是分离而存在的。
约在6个月的时候,儿童开始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起初的关系客体就是母亲。母亲作为一个分离而又必要的人,当母亲离开的时候,他就产生焦虑不安。母亲与孩子建立的关系会内化到孩子内心深处,成为他的性格结构。婴儿的一切人性都会通过这初始的母婴关系展现。所以建立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良好关系非常重要。天津心理辅导。
现在很多医院都提倡母乳喂养,提倡按照婴儿需求随时喂养,而非定时定刻的喂养,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基础。
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没有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受到限制发展不顺利,可能导致所谓的口腔性格,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或经常把手放在自己口中等,甚至在性格上成年后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天津心理辅导。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儿童因排泄解除压力而产生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在肛门期,除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之外,快感更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幼儿会以排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按时到卫生间大小便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自己掌握大小便形成卫生习惯,孩子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学会独立,发展了自信,并知道何时应该“放弃”。大小便排泄对成人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既可使人格朝着慷慨、不拘小节发展,也有可能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肛门排泄活动如不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不讲卫生、放纵、浪费、凶暴和无秩序;如果这一阶段性心理发生冲突,即强迫孩子排便,或对时间、卫生要求过于严格,可能会造成肛门期停滞人格——这取决于孩子的反映。这种人极度吝惜、保守、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像《守财奴》的主人公就是具有典型的肛门期停滞人格。相似的,过分在意“规律排便”可能产生两种相反的人格类型:过分守时,忍耐或者总是拖延。过分强调卫生可能致使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总是过度关注整洁,或排斥整洁,总是邋里邋遢。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天津心理辅导。
1岁之前,婴儿吃母乳,粪便是不成形的。1岁后慢慢断奶,大便成形,这是幼儿的di yi个创造物,他能自己控制它。这一阶段主要是形成他的自主控制感的。
这个阶段很重要的讨论是该不该给孩子把尿。很多家长怕孩子尿裤子,会隔一段时间给孩子把尿,吹一声口哨,孩子就尿。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肛欲期的大小便训练,有一个关键:到底是大人控制,大人说了算;还是孩子控制,孩子说了算。把尿,就是一种大人说了算,长大形成他律。而包尿片,由孩子自己自然发展控制大小便,长大更容易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天津心理辅导。
案例:
有位姑娘小时候,家里人都要出去干活,没人照看她,就把她一个人锁在家里。当妈妈干活回来,发现小姑娘在玩粪便,手里抓的到处都是。妈妈为这事内疚了很久,经常在和家人的聊天中谈起。后来弟弟出生,妈妈再难也坚决要带在身边,不允许再发生这样的事。
长大后,姐姐非常善于理财和赚钱,生活得比较不错。相比而言,弟弟在这方面明显不如姐姐。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经常便秘的人,是抠门,吝啬的表现。
肛欲期,负面情绪宣泄,常被心理学家视为排泄物的象征。孩子有时尿床,就是在表达他们的不满。动物也是,野兽看你不顺眼时,就朝你撒了一泡尿。
2. 性器期(phallia stage):3-5岁
这一时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力比多集中于性器官本身,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天津心理辅导。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会对性器官很好奇,也会发现触摸它会有奇怪的快感。性器期的孩子,会很容易发现并去触碰自己的小鸡鸡等性器官。当孩子意识到触碰小鸡鸡它会变硬,而且会有不一样的快感;女孩子则发现摸摸自己尿尿的地方会有特殊感觉时,这些感觉就引起了孩子们对性的兴趣和好奇。我们可能会看到孩子将手放在自己的裤裆上,甚至伸进裤子里触摸;或用大腿进行摩擦;或是跨坐在椅子扶手上做有规律的来回移动。另外,这个阶段的男孩和女孩对彼此的身体都有着很大的好奇;可能在被允许的情况下,便会裸露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甚至让对方触摸。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时,我们可能会表现出惊怒的表情,并严厉禁止。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停止动作,但他们的快感并没有随之消失,孩子很可能会再找机会一试,满足自我的好奇。我们可以给到孩子的帮助是:带他们了解身体结构与性别的不同,用健康、正面的态度来看待身体与每一种感觉,而不是以惊恐的神情、罪恶的想法来阻止孩子在成长中必然发生的行为。与此同时,让孩子多和异性家长在一起。上幼儿园,接触更多事物后,身体的部位就不会是孩子wei yi关心的事情了,他们的注意力会渐渐转移到其他地方,我们对这方面的担心也可以少一些了。
此阶段儿童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儿童对异性父母发生了性兴趣,以异性父母为“性恋”的对象。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上,因为想赢得异性父母,可能会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这是很经典的三角关系,是复杂关系的源头。天津心理辅导。
这种幼年的性欲如果受到压抑,男孩会经历“恋母情节”(Oedipus complx,俄底普斯情节,这一名词是根据希腊神话中一位娶了自己母亲为妻子的人物命名的),男孩要占有他父亲的位置,有与自己父亲争夺母亲的表现;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节”(Electra complex,厄勒克特拉情节)。女孩要占有她母亲的位置,有与自己母亲争夺父亲的表现。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异性爱的倾向,一般由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
允许孩子亲近异性父母,自然表达。当孩子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时,不斥责压制,但也不让他们感觉自己赢了。发展较好的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感觉: 我可以尽情展现我的力量,也输的起。 我可以表达我的竞争欲,我也可以接受别人的竞争欲,我愿意接受竞争。我可以展示我的力量,也可以接受我的失败,我还可以认同对方的强大。
如这两种情结获得正当的解决,儿童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念,则促进超我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就会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人格特征。
以上三个心理性欲阶段可称为前生殖阶段,它们是人格发展的Z重要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实际上是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形成。天津心理辅导。
4. 潜伏期(latancy stage):5-12岁
这一时期力比多处于沉寂状态。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上一阶段以父或母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发展同性的友谊,与同伴娱乐、运动,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好奇心和知识满足来自于外界。
在这个阶段,儿童表现为对异性的强烈欲望好像突然消失,变得漠不关心,反而表现得对同性更有兴趣。游戏时大多寻找同性伙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这种现象持续到青春期才有改变。
5. 生殖期(genital stage):12岁以后
这是人格发展的Z后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青春期。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天津心理辅导。
这个时期,个人兴趣逐渐从自己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这个时期Z重要的任务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减少同父母、家庭的联系,人格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逐渐发展出成人的异性恋。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为具有异性爱权力的,有导向的选择配偶,较现实的社会化的成人。
这个阶段应对方式是提供抱持的环境,助力孩子既能展现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能竞争,能合作。
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力比多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有固着和倒退。这是两个非常经典的心理现象。
在某个阶段,力比多过度满足或缺乏,都会使力比多停止在这个发展阶段上,此为固着。天津心理辅导。
一个人特别爱吃,可能固着在口欲期。当然得分清楚满足食欲和满足口欲的差别。饿了就吃饭,这是食欲;而那种特别嘴馋的则是口欲。
如果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就会从后一个阶段返回到前一个阶段,此为倒退。
比如,很多人都有的体验:在写文章时,一旦受挫,就特别想要吃东西。贾平凹就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说,他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跑到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连岳也是,写了一会儿就想去冰箱里拿啤酒。很多脑力工作者抽烟也是这个道理。还有人有这样的特点:一思考,就喜欢撕嘴唇皮。甚至撕出血了,还是会不停的撕。天津心理辅导。
写文章是一种高级状态,而在高级状态受挫时,就会下意识地退行到口欲期的满足中,寻求安慰。
动物界也有这种现象。例如猫有“踏奶”的现象:就是将它的两只前爪搭在主人身上,以一种稳定的节奏按来按去,嘴里发出“呼噜”声。这是猫在小时候吃奶时,需要用这种方式去挤妈妈的奶。
固着和倒退都会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神经症和精神病。
弗洛伊德心理学派称为精神分析学派。要想认知人类深层的各类精神现象,要靠大量临床观察,判断,总结。其论断是通过大量案例得到的不可证伪的知识。也就是说它不是用可重复的实验验证的知识。它是一种非科学的人类知识探索形式。其结论到底是否准确,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它相当于帮助我们拓宽了看待及探索精神世界的角度。所以文中案例,不一定严谨,也许带有偏颇,供大家参考探究。
学习是觉知的过程,是不断探索未知区域,于探索过程中获得洞察,领悟和升华的过程。天津心理辅导。
愿大家在这个过程收获快乐、成长和幸福。
以上文章由天津心理咨询,天津女性心理咨询,天津心理健康咨询,天津心理辅导为您提供,详情点击我们的网站:http://www.yy-x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