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弱势群体。咱们GJ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关于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行动方案》的具体内容。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实现“十四五”时期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目标作出部署。
《行动方案》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明确了2022-2024年开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条件等内容。
《行动方案》提出,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更好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2022-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残疾人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推动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行动方案》决定,在三年内实施以下十项行动: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二是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三是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四是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五是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六是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七是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八是盲人按摩就业促进行动;九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十是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行动方案》明确了政策、资金、信息和组织等方面的保障条件。各级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落实。各地要保障残疾人就业培训、就业服务、补贴奖励等相关资金投入,加大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的奖励力度。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
《行动方案》提出开展“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多种形式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宣传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各项行动负责部门和职责分工,按年度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在方案实施期间至少组织一次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估。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捕到鱼,残疾朋友要克服“等”的思想,全社会则要想办法破除“难”的束缚。积J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安排,做大岗位“蓄水池”。多措施帮扶,帮助残疾人实现上岗“无障碍”。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对于残疾人就业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提出的措施也是特别有利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残疾人保障法公布施行以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我国8296万多残疾人中,已实现就业2266万人。
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残疾人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一是,残疾人数量不断增多。
我国尚有858万有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而且每年还在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左右。
二是,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依法吸收残疾人就业的责任不够明确,不按照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不依法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歧视残疾人等情况。
三是,对残疾人就业的各项保障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四是,残疾人就业服务培训等工作相对滞后。
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一言心理咨询,自2017年热情响应GJ号召,发挥资源优势,创立残疾人就业基地,搭建企业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提供残疾人就业帮扶,技术培训以及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开展各种类型的团体活动,为残疾人就业保驾护航。
让残疾人在这里招得进来,待得下去,干得安稳。
让残疾人和其他任何社会成员一样正常地生活,正常地工作。
通过这几年的扎实工作,我们可以看到残疾人就业不仅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地位,更是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关键所在。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力量聚合下,文明、开放、包容的“残健共融”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大家都是一样地社会主体,一样地为社会出力,一样地有社会价值,一样地得到社会尊重。
一言心理咨询将持续坚持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方式照亮残疾朋友的“诗和远方”,让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有位置有保障,有成就,更有希望。